中医认为,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,它对人体具有十分重要的多种生理功能。它能推动血液的生成、运行,以及津液的生成、输布和排泄等。气行则血行,气行则水行。所以,人体的血液循行和水液代谢都靠气推动而完成。 当人步入老年,身体机能会发生减退,气的推动作用也相应减弱。它会影响人体的生长发育或出现衰老现象,可使脏腑、经络等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减退,出现血液和津液的生成不足,运行迟缓,给人体带来一些病理性变化。 老年人气虚多表现为:面色苍白,气短、动则即喘,浑身无力,食欲不振,大便滑泄,心慌、心跳、健忘,平时总感觉精力、体力不足。 老年人气虚的保健方法:一是静养,二是饮食调养。静养主要指精神上要清静,做到清心寡欲,远离是非,还要注意不能过于激动或悲伤,避免造成精神紧张和刺激。在饮食方面,要多食用一些补气类食物进行调养,如大枣、胡萝卜、鸡肉、兔肉、青鱼、鲢鱼、糯米、小米、黄米、大麦、山药等。对于一些气虚严重者,可用“人参莲肉汤”补养。 另外,老年气虚患者不宜过分活动,但也不能不活动。有的患者因怕气喘,所以整天躺在床上。传统中医有“久卧伤气”的说法,就是说总是躺在床上,也会耗损气分。
评论